教育与法 您现在的位置是:中国法治督查网 > 教育与法

半岁失聪一路考入清华读博,吃过的苦你都想不到!这个女孩的故事值得讲给孩子听
来源:中国法治督查网  发布于:2021-11-23  浏览量:277

29岁的江梦南是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研究生,三年前,她考上清华大学的博士时,就因为她从小因病失去听力,靠着“读唇语”考上清华的故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。


三年过去了,江梦南按计划明年即将博士毕业,她最近又因为一档电视节目而进入大家的视野,节目中,她讲述了自己在清华大学的生活,讲述了自己重获新“声”后的感受等。


求学路上,梦南吃过的苦是我们常人想象不到的,她的美丽、自信、坚强感动了无数网友,把她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吧,也许她会成为你孩子生命里的那道光。


幼年失聪如今是一名清华博士生:

 她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


江梦南半岁时因药物导致双耳失聪,她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,为了让孩子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别人交流,他们决定教小梦南学习发声和唇语。


父母说话时江梦南会把手放在他们的喉咙处,感受声带的震动学习说话,而念拼音的时候,她会认真看他人发音的唇形,从而辨读记忆每个音节的唇形,逐渐再学习字词和语句。


虽然生活给予了她更多的挑战,但她却把这些看成是命运的馈赠。这个优秀的女孩说:“上帝虽然给我们关上了门,但是一定会为我在其他的地方打开一扇窗。”


2010年,江梦南参加高考,虽然分数超过一本分数线,但她觉得没有发挥好,坚持复读一年。


第二年,她以615分的成绩进入吉林大学的本科药学专业学习,硕士生阶段在吉林大学选择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作为研究方向。


2018年9月,江梦南正式进入清华大学开始她的博士生学业。


100个人有100种唇形,

怎么读唇?


江梦南说,这一路走来,自己都像在过着“打怪升级”一般的生活。对江梦南而言,一个发音重复一千次能学会已经算很快的速度了,可以想见学习的难度。但熟能生巧,她也逐渐掌握了规律,“每个人的唇形大同小异,慢慢地就学会了。但学习唇语并不是一劳永逸的,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唇语方式,每当认识一个新的朋友时,我总是需要几天的时间来熟悉这个朋友的口型,然后才能较快地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思。

 

听力受限除了给江梦南平时的生活带来难题,学业上也会遭遇很大障碍。上小学后,因为听不见,只能看老师的嘴型,所以她都是坐在教室前排中央,时刻处在老师的监督之下,因此注意力高度集中。


老师也不是每时每刻都面向她,所以只靠上课听老师讲,很难理解消化全部的知识。父母预料到了她的困难,就总是带她提前学,比如上学前班时,就提前教一年级的内容,上一年级的时候提前学二年级的内容。笨鸟先飞早入林,小学四年级以前江梦南一直都是班上的前三名。


小学毕业,小梦南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我要像那些学习优秀的孩子一样,到离家100多公里外的郴州市上重点中学。


江梦南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那段经历说:“事实上,我远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坚强。到学校第一个月,人生地不熟,又看不懂老师和同学们的口型,同学们也不了解我的情况,我常常躲在被子里哭,自己选的路又不能后悔,真的很无助。”


医生的一句话

让她决定接受人工耳蜗手术


当江梦南考入清华时,人工耳蜗的技术已臻于完善,她和父母纠结要不要采用这一技术重获声音。几年前,一位长春的医生看到江梦南的故事后,颇费周折托人把她带到诊室,试图说服她打消疑虑。

 

双方僵持不下时,医生的一句话动摇了江梦南既有的认知。

 

江梦南回忆说:“医生跟我说,难道你不想看一看你未来的人生有多少可能,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吗?听到这句话,我内心动了一下。之前在没有听力的情况下,我一步步走到现在。我想看一下,如果我做了耳蜗手术能够听到声音,我能够减少听力带给我的一些障碍的时候,我的学业和事业会出现怎么样的变化。”

 

2018年7月中旬,全家人慎重考虑后,江梦南接受了右耳人工耳蜗植入手术。

 

江梦南的世界从此有了声音。重获听力后,为了将听到的声音和意义对应起来,江梦南需要接受新的言语康复训练。从字、词到日常用语,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对着镜子学口型,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的日子。

 

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同时,2018年8月28日,江梦南走进清华大学,开启了全新的、有声的人生。26岁,江梦南第一次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。


担任清华学生社团会长

身体力行普及无障碍理念


到了清华大学后,江梦南加入了一个学生社团——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,致力于向社会公众、校内外师生普及无障碍理念,推动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。

 

江梦南在接受央视一档节目采访时说:“来清华之前我知道我是有听力障碍的,但我一直没把自己往残障人士这个方面去靠拢。因为我之前更多地专注于个人,哪怕我听不见,我也要跟其他的同学朋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。我们中国有几千万残障人士,我现在开始意识到要去考虑其他人,如果无障碍做得非常完备,残障人士也能跟健全人一样轻松地活着,我觉得这才是更美好的世界。”



2020年,江梦南当选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第五任会长。筹备协会活动,组织参加无障碍论坛,举办无障碍理念体验活动,江梦南通过各种方式,身体力行地向公众普及无障碍理念。


“不要把我看成弱者”


也许是深受父母乐观开朗的性格影响,江梦南在平时生活里也表现得阳光外向,喜欢结交新的朋友。


虽然会因为在一些需要即时沟通、灵活性较强的工作中不能表现得很好而心情低落,但江梦南会通过运动、和家人沟通或是和朋友出去玩,来化解自己的情绪。


她说:“我从来不承认也不把自己看成是弱势的一方。我特别担心别人因为我听不见,就降低对我的要求。哪怕我只取得了一点点成就,但是因为我听不见,就放大我的那点小成就,给我很大的荣誉和褒奖。我只希望大家把我当成一个健全人看待,对我提一样的要求。”


按照计划,江梦南将于明年博士研究生毕业,她就读生物信息学专业,研究的是和免疫相关的机器学习建模课题。从本科报考药学开始,江梦南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。
如果我能够做一些什么让别人不再那么辛苦那么艰难,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,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付出一点点努力,这个世界肯定是非常美好的。”
文章综合整理自 | 央视新闻客户端、中国教育报微信部分内容源自 | 中国民族教育《江梦南:从未松开与命运抗争的手 | 10月聚焦》,内容为江梦南口述





广告
  • 广告…



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6518754777 邮箱:wzgfzdc@163.com

法治网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

法律顾问:许律师 16260352999

晋ICP备2021015025号